康軒四上第二課 阿里山上看日出


#康軒四上第二課  阿里山上看日出                     #新北市頂埔國小 陳佳釧
【教學思考點】
  康軒四上第二課阿里山上看日出是一篇遊記,描述作者一家人在阿里山上觀看日出和雲海的景致和感動。遊記主要是要記下旅遊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並針對特殊的事物或景物做詳細的描繪,故文中常見的表述方式多樣,有敘述、有描寫、也有抒情,或是偶也夾帶一些說明。
遊記的文章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在三上參觀安平古堡一課,已學會依參觀順序的描寫;在三下大自然的美術館一文,除了依參觀順序描寫外,更透過擬人和譬喻的手法,讓靜態的景物更鮮明活潑;到了四年級本課則進一步聚焦動態的景物,若教師以此進行寫作教學的設計發想,教學就會更有層次、更有脈絡,更能練出學生的語文能力。




【向課文學習】
教導寫景的文章應留意景色層次的巧妙安排,學習描繪景物的刻畫功夫:
(一)課文的結構:描寫景物也要有順序,文章讀來才能層次分明,由第一段的睡夢
 中、走出飯店、搭火車到第四五段的看日出,即可知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
,順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清楚的描摹出日出的變化。

(二)景色的對比:對比是寫作常見的手法,運用相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可以顯示出更鮮明的事物形象因此教師可以帶孩子一段一段去思考寫作安排目的,如:既然看日出的重點出現在第五、六段,那為什麼還要有二、三段的存在?如果第一段直接接到第四段會少了什麼呢?透過提問,讓孩子察覺二三段「點點燈火、冷風吹來、幽暗的山路、黑影晃動」都是描述日出前的景色;四五段「淡淡亮光、閃耀著金色、圓圓的火球、金光四射」則是日出時的景色,經由日出前後的強烈對照,才突顯日出時的美麗。

(三)寫景的視角:寫景需要有描寫的角度,常見有定點觀察和移步觀察,文中從飯店大門、旅館、山路車站一路移動到觀景臺,最後作者才停在人群中靜靜的等待,可以知道移步換景之中,也需定點觀察,而這定點觀察的景色正是本文最精采處,透過作者的細細描寫讓日出景象鮮活起來使讀者容易融入情境

(四)寫景的手法:描寫景色的文章,寫出景物的動態變化,讀起來會活潑、生
                       動。日出的動態是透過細膩描寫顏色的變化(灰雲à紫雲à紅雲à橘雲)讓讀者仿若置身其境,可以請學生一邊讀第五段的文字,一邊以螢光筆畫記有描寫出動態感的文句,讓學生發現連接詞(先是…又…逐漸…漸漸…)帶出日出動態的色彩變化。第六段雲海的動態則是運用無窮的想像力「山邊的白雲湧起,像千堆雪,又像成群的綿羊,更像朵朵的浪花。」、「想不到高空突然出現了大海,群山變成海上的小島」,讓雲海景色鮮明。 

(五)情景交融:遊記的心情變化會扣合著景色的變化,先是期待日出時的「心裡又是高興,又是緊張」,再是看到日出時的哇!我們等待的太陽出來啦!」,最後看千變萬化的雲海則是「讓人看得又驚又喜」,賞景的情感在字裡行間慢慢堆疊升高需要教師指導孩子朗讀體會

)抒發心情描寫心情的敘述方式在本文中以感嘆詞「哇」表示出作者的興奮之情,有「心裡又是高興,又是緊張」的直接表達,也有以動作「目不轉睛的看著天空」來描寫心情,讓文句更有變化和層次。可以請學生以另一色的螢光筆畫出心情感受,讓學生明白寫景也要寫情,才能讓讀者更感同身受。

結尾餘韻最後一段寫收穫感想,以二個具體收穫「日出美不勝收」、「雲海千變萬化」再次呼應中間景色描述。
 


【寫作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以動態景物描寫為主,寫出景色的變化。
(二)教學流程:
1.觀察景物:因景物需仔細觀察才能描寫出其變化,建議以各校當地的特色或當時特殊的自然天候為優先,如:校園景色、海景、天空、日升月落、街景、雨景、颱風等。
2.記錄變化:請學生觀察景物時,記錄景色在不同時間點的動態變化(包括:形狀、大小、顏色、光影等)
3.擬訂大綱:請學生參考課文,訂出寫作大綱。
(1)事由起因
(2)時間點1的景色+心情
(3)時間點2的景色+心情
(4)收穫感想
4.練習寫作:請學生依寫作大綱,融入課文的寫作技法,完成一篇動態景物的文章。
5.分享修正:請學生互相欣賞,並再次修正自己的文章。

(三)學生作品:
  

  寫景要動人,不妨帶著孩子先親近大自然,充實學生的生活經驗,細細感受景色變化之美,成為寫作材料,再以課文為師,學習寫作技巧,掌握景色的外觀,並描述其姿態變化,運用適當的連接詞帶出動作的連續性,最後加上適當的譬喻修辭,引發文學的想像,一定能寫出一篇篇動人的好文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是這樣「玩」備課~四下第7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康軒六上第二課 跑道

我是這樣「玩」備課 :五上第3課~蚊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