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 13 做湯圓                明湖國小 林玲如老師
#云團隊
#聚焦生字教學讀寫結合
    語文教材中涉及了很多非語文的內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語文課上成了(綜合、生活、自然)等課程,語文教學的「本色與真實」就可能流失了。
    「做湯圓」這一課可以把課文、語文焦點、習作有機的結合,把「語文味」教出來。
【課文導讀】小元元和家人一起做湯圓,把湯圓做成小動物的造型,一家人在一片趣味和樂的氣氛裡,共度佳節。

  
【備課想法
    這一課的課程安排,很明顯是配合節慶的一篇課文。透過教學,除了讓學生認識節慶外很多老師也會配合生活課或綜合課讓學生體驗做湯圓的活動。
認識節慶體驗做湯圓和語文教學有什麼關聯點呢?語文課的「語用」在哪裡?
因此,我們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教出「做湯圓」的語文味,不能讓學生只有學到:做湯圓,好好玩;湯圓甜甜的,好好吃﹗
【生字教學

一、生字教學
將生字分類:(用結構拆字,有些部件學生已學過.指導語:哪些字,老師可以不用教?)


→由上而下書寫
  一下學過:學、貝  /
    從學→興
  一上學過:大、小 
  一下學過:聽  二上:
  一上學過:見、跳/一下:先、玩


   →由左而右書寫有三個字同部首
部首能解釋字義:「呼」、「喊」、「吵」,同屬於「口」部,它的意思都與「嘴巴」的動作相關。
  一下學過:口、唱、喝/
    =+(從菜→乎
  一下學過:口、唱、喝  二上:
    =+ 
  一下學過:口、唱、喝/沙、炒
    =+(//
  一上學過:河、泡  一下: 
    =()+()
 =(第一次出現的部首)+(句子是熟詞) 
  =+ (這個字要好好教) 
 一上學過:都、家
    =+(從家→豕

    →比較不一樣的
  一下學過:  二上學過:
    =广+ 
  一下學過:羽、菜 二上學過:
    =++ 
    學生到了二下,已能辨認合體字和獨體字、瞭解基本的組字規則。教學者宜在學生的舊經驗基礎上以熟字(部首/部件)帶出生字再輔以基本字帶字的規則擴充識字量。
【讀寫結合】
十三、做湯圓

    課文的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以「小元元‚做湯圓」開頭‚重複的句式‚朗讀會更有節奏感。
    第一句‚小元元「做個小狗吵翻天,做個黃牛會耕田」,主題聚焦在「動物的特質/功能」。小狗看家看到陌生人會吠叫‚黃牛樣幫農家耕田。
這時‚教師可提問:「那換成小貓會怎麼樣呢?」、「換成老鼠會怎麼樣呢?」、「換成母雞/公雞又會怎麼樣呢?」
#習作是幫助教學者駕馭知識的好工具
  透過「習作」,針對課堂上的學習內容,能夠進行自我評量,清楚掌握「已經學會的」、「還需加強的」。藉此明確學習成果,避免流於囫圇吞棗、蜻蜓點水;也兼具複習、加強印象的雙重功能。
    習作第五大題:農場動物都有好本領黃牛會……」‚這大題聚焦在描述動物的本領‚可以扣合課文第一句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具體描述動物的特質/功能。



第二句‚小元元「做個小兔耳朵尖,做個小豬肚子圓」,主題聚焦在「動物的外型特徵」。
這時‚教師可提問:「那換成其他動物‚要怎麼形容牠的外貌特徵呢?」
教學者可配合【語文焦點】:大象鼻子長/青蛙眼睛大~補充並引導學生聯想其他動物的外觀特徵。


然後參考課文第一段至第三段的內容,創作一篇「做湯圓」的新詩。
【學生作品】

   讀寫結合」的教學的目在於讓學生攝取有關的語文知識而應用到寫作上。教學者將教學重點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處境中反覆練習,從而將有關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語文能力。
    在課堂上有時會感受到學生的寫作內容貧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欠缺足夠的寫作材料及意念,自然無法寫出切題內容豐富的文章。要解決這個問題,「讀寫結合」是一個有效而可行的策略。
    利用作湯圓這一課例,由課本的語文焦點、習作,提供學生豐富的材料再加上教學者適切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有用的資料,醞釀相關的意念。那麼在寫作的過程中,他們便可以將這些意念用文字表達出來,不會有茫然無從下筆的窘境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是這樣「玩」備課~四下第7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康軒六上第二課 跑道

我是這樣「玩」備課 :五上第3課~蚊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