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六下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飲食文學的群文閱讀 臺北市萬福國小 鄭雅芬


時光裡的好滋味―飲食文學的群文閱讀

文/臺北市萬福國小 鄭雅芬老師




        搭配課次:康軒國語六下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
二、        教學亮點:飲食文學的群文閱讀
三、        備課思考
中庸裡有一段話:「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人生的趣味,來自於對日常的情味與體會,有人用眼之所見、耳之所聞來記憶生活,也有人在飲食裡重新發現了文學,重新賦予時空意義。以六下國語童年˙夏日˙棉花糖一課為引子,我們能透過對「飲食文學」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感受如何以食物為媒介,以味覺為斷片,把我們的目光引向時光裡的空間軸與時間軸,架構、聚攏起生活裡難忘的人情與事情。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一些重要的人、事、物、地,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童年故事」這個單元帶領學生回顧生命中美好的片段,並進而珍惜每一段值得珍藏的時光。而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能讓學生練習默讀、速讀等方法,實踐無聲視讀。進而學習抓住文本重點、突出聯繫要點,進行群文間的求同比異,在海量閱讀的時代裡,激活閱讀的能量,提升閱讀的質量。

四、     文本分析:
童年.夏日.棉花糖一文於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發表於中央副刊,後來收錄於陳幸的散文集把愛還諸天地中,為符合學生理解程度,本文經作家本人修改後,收錄於國小課本。作者述說童年時候令人難忘的棉花糖記憶,透過浪漫的筆觸,寫棉花糖帶給孩子們的快樂和吸引力,讓一個尋常的生活畫面,感染了童話氣息,增添了天真的諧趣。最後以感性的筆調,道出希望孩子們擁有幸福童年的心願。
寫作特色
1、將棉花糖轉變為柔軟甜蜜的祥雲,不在天上徘徊卻停駐在人間;使賣糖的老人化身為巧手捕雲、網雲、 織雲的人,尋常的生活畫面瞬間充滿童話氣息,浪漫又富有天真的諧趣。
2、使用譬喻修辭,讓向日葵、棉花糖的形象都變得生動而鮮明。
3、使用多組排列的句子,不但豐富了摹寫景物的意象,也讓文章多了一分韻律的美
      感。
課文欣賞
1、作者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將童年的棉花糖回憶,結合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童心,寫成一篇充滿浪漫童話氣息的文章。
2、內容有生動的敘事,有浪漫的想像,有淡淡的嘆息,也有誠摯的祈願,情感富有起
      伏變化。
五、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能探究並梳理篇章結構、敘寫手法。
2、能練習默讀、速讀等方法,實踐無聲視讀。
3、能學習抓住文本重點、突出聯繫要點,進行群文間的求同比異。
(二)  教學過程
1、教師發下平板,請學生進入線上課程閱讀選文:
童年˙夏日˙棉花糖
棉花上的沉睡者
水晶滷蛋
滷肉飯
 2、學生進行線上無聲視讀。
           3、小組進行討論,運用群文閱讀單完成 「文本聯繫」:解讀題意→簡要作答→審視
                 修正。
        文中提到的食物?食物呈現的過程?
        文中提到的人物?人物聯繫的情感?
        文中運用的感官?次數最頻繁的是?
        文中展現的時空?(時間/地點)

4、小組運用群文閱讀單完成「求同比 異」答題海報:逐題討論群文閱讀單上的題
      目,以四個面向進行探索,尋找出文本間的「相同處」與「相異處」。

5、教師指定各組作答者進行發表,臺下學生運用「聆聽摘要單」摘要重點,師生共同檢
      核、歸納。
6、教師以群文閱讀單的內容與向度為引,「報導文學」的特性為例,介紹「飲食文
      學」

六、總結

1.          「報導文學」的敘事方式,是融合了報導的「真」、人性的「善」、文學的「美」;「飲食文學」的敘事方式,則是融合了飲食知識並含納個人情感記憶。

2.          飲食書寫不僅可召喚讀者的味覺記憶,也可以進一步喚起讀者個人深層記憶。

3.          飲食書寫令人「望文生味」的重要關鍵便是:以菜餚為媒介,以味覺為斷片,把我們的目光引向時光裡的空間軸與時間軸,架構、聚攏起生活裡難忘的人情與事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是這樣「玩」備課~四下第7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康軒六上第二課 跑道

我是這樣「玩」備課 :五上第3課~蚊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