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三下第二課曬棉被


康軒三下第二課曬棉被   蔡孟耘
【教材分析】
    本課為寫事的記敘文,敘述媽媽和珍珍、智民一起到頂樓曬棉被的經過。
首先我們需要確認要藉由這篇課文教什麼能力?教學重點落在何處?
    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過寫事的記敘文,在找教學點前,我會先思考:這篇課文跟上學期的記敘文有什麼不同呢?學生上學期已經學會什麼,還可以從這篇課文學習到什麼更進階的寫作方式呢?
    上學期我們建構了寫事記敘文的架構:第一段用敘述四要素(人、時、地、事)交代事情發生的背景。中間段落可以按照時間、空間順序寫出事情的經過。最後一段寫關於這件事的心情感受。於是,我檢視了這篇課文,黑色字是符合上學期學過的記敘文架構,把紫色字拿掉,已經是完整的一篇記事的記敘文。
1  一連好幾天都是細雨綿綿,直到今天早上,天氣終於放晴了。
2 「珍珍、智民哪!我們把棉被拿到頂樓晒一晒。」媽媽在樓下喊。我和妹妹抱著棉被,推開頂樓的小門,哇!早晨的陽光好亮啊!
3  才不過幾天而已,陽臺上的花盆已冒出點點綠芽,四周也長滿細細的雜草。角落那盆日日春,開了幾朵粉紅色的小花,兩隻白粉蝶正飛上飛下。屋外的大樹,也抽出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著。
4   我們先搬出椅子,再把棉被攤在上面。攤開的棉被,好像一間小屋子。我小心翼翼的躲進棉被搭成的「小屋」,喊著:「妹妹,我們來躲貓貓!」陽光暖暖的,照在陽臺上,照在棉被上,也照在我們的身上。過了一會兒,小貓也來了,牠高興的在地上翻滾著,像滾來滾去的毛球,我們看到都笑了。
5   正當我們玩得高興的時候,媽媽上來了,她拿起棍子拍打棉被,並且看著太陽,瞇著眼睛說:「今天的陽光好舒服,我們一起整理陽臺吧!」妹妹拍著手說:「好啊!好啊!」我們一邊整理陽臺上的雜物和花盆裡的雜草,一邊享受好久不見的陽光,整個陽臺,都是我們的笑聲。
6   下午,我們把棉被收下來。晒過的棉被,又鬆又軟,聞起來似乎有一股香味。媽媽笑著說,這是陽光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

    我進一步思考:紫色字寫了哪些內容,讓文章增長的呢?分析一下紫色字的內容
第一段描述了「環境」。
1  一連好幾天都是細雨綿綿,直到今天早上,天氣終於放晴了。
第三段用了「寫物的方法」靜態與動態描寫。


第四段後面增加了【觸覺】描寫

第五段用了對話。

    透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原本基礎的寫事記敘文,可以利用增加寫物、寫景、寫環境及寫對話,來讓文章變長。對應到三下的學生,這也是學生在寫作時需要繼續累積學習的部分。於是,我將學習目標定為:


    確定了「教什麼」之後,接著思考「怎麼教」。如何讓學生從「讀」到「寫」,從課文學到寫作的形式,並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上?我認為「讀出寫法」很重要,若是一直在文章的內容理解上打轉,學生不容易掌握寫作的方式。

    陳麗雲老師《寫作有妙招閱讀一把罩》書中提到有效的讀寫教學設計:替孩子做什麼、教孩子做什麼、陪孩子做什麼、讓孩子做什麼。
我進一步將一般備課的流程與共同備課的思考放進去(如下圖),當我們做教學設計時,要多花點心思在「用什麼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生學會用什麼方法學習」上。

【教學設計】
一、將課文內容編輯如下圖:黑字是敘事的部分,紅字是豐富文章的部分。

二、請學生依照文字的編排摺線:只要遇到不同顏色字的邊界就摺出一條線,然後將紅字的兩側的摺線拉起來成為山線重疊,紅字就被蓋上了。

三、比較閱讀:請學生閱讀黑色字,說一說讀到什麼?學生會說:「黑字寫出曬棉被的事情。」再請學生討論,黑字部分的結構是依照何種順序書寫的?學生會說:「按照時間順序。」接著,請學生將文章拉開,呈現出紅字部分,小組討論紅字寫了哪些內容?你發現了嗎?將文章變長的方法就是可以在不影響文章整體結構(時間順序)下,增加幾個小段落,豐富文章的內容。
四、寫作構思:
1.第一段寫環境:第一句太適合宜蘭了!
2.記敘文寫的是真人真事,我們趁著陽光露臉的早晨出去跑步,跑步前先讓學生觀察:看遠方、看近處、看地上,看到什麼(靜態、動態描寫)?聯想到什麼(比喻、擬人法可用)
3.找找課文裡,哪些句子、詞語可用。
4.透過集體討論完成寫作提示綱要。

5.依照寫作提示剛要完成一篇文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是這樣「玩」備課~四下第7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康軒六上第二課 跑道

我是這樣「玩」備課 :五上第3課~蚊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