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二上第一單元 【生活新鮮事】
第三課〈#走過小巷〉 明湖國小林玲如
課文:
我靜靜的走過小巷,
王叔叔家的牆上,
多了一隻小花貓,
正在享受溫暖的陽光。
我輕輕的走過小巷,
張媽媽屋前的樹上,
紅紅的花朵是捧花,
蝴蝶忙著娶新娘。
我慢慢的走過小巷,
秋風也很忙,
拿著紅黃彩筆跑上跑下,
要為巷子打扮新的模樣。
我慢慢的走過小巷,
輕輕的、靜靜的。
每天每天,
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
一天比一天,
我越來越喜歡這個美麗的地方。
【課文分析】
本課描寫作者在清晨(或許是上學途中)輕慢的走過居家附近小巷,細細感受與觀察熟悉的小巷,有沒有哪裡與昨天不一樣呢?想像、感受與發現生活中的新鮮事。每一段的開始都用同樣的句式:「我00的走過小巷……」,引導學生發現前三段第一行的相同點,再帶著學生細細欣賞作者如何描寫小巷的景色。
【理解課文】
利用 { 排段落•辨細節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基本版 操作型活動的教學重點要明確,不要為排段落而排段落
◆課前準備:影印課文,把課文依段落分成四部份,打亂順序,讓學生排出正確的段落。
→教師指導學生比較,排序和課本有什麼差異,學生再發表自己的想法(為何排出這樣的順序)。
~感官從視覺、觸覺再到視覺,再加上想像力「譬喻」+「擬人」,
(譬喻)「紅紅的花朵是捧花,蝴蝶忙著娶新娘。」
(擬人)「秋風也很忙,拿著紅黃彩筆跑上跑下,要為巷子打扮新的模樣。」
~走在小巷中,發現美麗的景象逐漸渲染,描繪對象由小花貓→紅花和蝴蝶→秋風和葉子
進階版 把一、二、三段中的【靜靜的】、【輕輕的】、【慢慢的】詞語挖空。
一起討論為什麼作者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分別在段落中使用【慢慢的、輕輕的、靜靜的】走過小巷?
Ⅰ「王叔叔家的牆上,多了一隻小花貓,正在享受溫暖的陽光。」
~表示鄰居們可能還在睡覺,要靜靜的走,免得吵醒大家和驚擾正在享受溫暖陽光的小花貓,作者細心感受早晨寧靜的氛圍。
Ⅱ「我輕輕的走過小巷,張媽媽屋前的樹上,紅紅的花朵是捧花,蝴蝶忙著娶新娘。」
~所以要輕輕的走,才不會嚇到正在辦喜事的蝴蝶。
Ⅲ「我慢慢的走過小巷,秋風也很忙,拿著紅黃彩筆跑上跑下,要為巷子打扮新的模樣。」
~慢慢的走,盡情欣賞秋風彩繪作品,增添新風貌。
Ⅳ「每天每天,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一天比一天,我越來越喜歡這個美麗的地方。」
~生活處處都是美,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仔細找一找,每天一點點,「美」就在周遭一直不斷的上演著。
【課文結構】總分結構
仿寫重點~先確定「總」,「分」要扣住「總」書寫,收尾的時候才會收得扣題、漂亮。
總分結構的課文,不限文體,適合用表格整理重點,幫助理解。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
誰
|
我
|
我
|
我
|
我
|
怎麼走
|
靜靜的
|
輕輕的
|
慢慢的
|
慢慢的/輕輕的/靜靜的
|
地點
|
王叔叔家的牆上
|
張媽媽屋前的樹上
|
||
描述對象
|
小花貓
|
花朵和蝴蝶
|
秋風
|
|
怎麼樣
|
享受溫暖的陽光
|
忙著娶新娘
|
拿著紅黃彩筆跑上跑下
|
|
感受
|
越來越喜歡這個美麗的地方
|
◆藉由表格整理,除了理解課文,也可以搭建仿寫的鷹架。
【寫作練習】帶領學生探訪校園,在共同體驗下,以所見、所聞、所聽、所觸+所感,寫一篇〈走過校園〉。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