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注音符號怎麼教?

注音符號怎麼教?           台北市天母國小鄭谷蘭老師
朋友從未帶過小一,新職務確定後,她問我:「注音符號怎麼教?」
我記得麗雲老師說過:備好課才能上好課!所以,我跟她分享我的方法:
一﹑「備教材」,用教材教:找出教學目標,設計活動
注音符號的學習重點:會認念﹑拼讀﹑能正確書寫。上課時我使用「綜合教學法」:從課文→分析語句→分析語詞→分析單字→分析符號→習寫符號→練習拼音(換聲符﹑換韻符﹑換調號)的方式上課。
課本上都有可愛的插圖,吸引孩子目光,也開啟對話的機會,「這是什麼﹖他正在做什麼﹖」引導孩子「看圖說話」,給予孩子充份表達的機會,也鼓勵孩子聽懂別人說什麼﹖「聆聽」和「說話」雙軌並進。
會讀之前要先「慧」讀,「ㄛ」vs「ㄡ」﹑「ㄢ」vs.「ㄤ」﹑「ㄓㄔㄕㄖ」翹舌音vs.「ㄦ」捲舌音……讀音易混淆的符號;「ㄧㄢ、ㄩㄢ、ㄧㄣ、ㄩㄣ、ㄧㄥ」會變調的符號;要用純聲和韻直接拼讀……這些都要一而再再而三,清楚的教導學生正確的辨別。
另外指導學生書寫時要注意:注音符號的正確寫法﹑調號的位置及整體版面的呈現,需要留天留地留左留右,寫在中央的位置。不只是將注音符號寫對,更要寫好。認,念,拼,讀,外加寫,通通搞定!
二﹑「備對象」,以學定教:最重要的訣竅是了解「學情」。
教學過程的主體是學生,要了解學生知識基礎﹑學習狀況﹑接受能力等,才能教導學生「如何學」,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這一項,我相信她能做得很好!
三﹑「備教法」,我不敢說自己很會教,但是,教過這麼多屆小一,又常常研習進修,總有一一點教法可以獻曝:
(一)閃電「ㄣ」vs.蚌殼「ㄥ」﹑單腳「ㄑ」vs.雙腳「ㄍ」……→用「符號的外形」加強認字
(二)「ㄅ什麼ㄅ,斑馬的ㄅ,斑馬斑馬ㄅㄅㄅ」→藉助「圖卡」和「小韻文」加強認字。
(三)聲符是上衣,住在樓上,韻符穿褲子,住在樓下,介符住在一樓或二樓,還能加調號……→用「故事」加強認字。
(四)老師念符號,學生用玩具棒槌敲答案,或是老師敲符號,學生拼讀……→用「遊戲」加強認字。
(五)康軒電子書中有首「注音符號歌」,簡直是小一生的主打歌,特別是聲調那一段,學生總愛邊唱邊跳→用「歌曲」加強認字。
教無定法,適用為貴。
期盼在潛移默化之中,小一新鮮人自然而然學會注音符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康軒四下第二單元第四課 米食飄香 ~從十二年課綱的學習重點思考

我是這樣「玩」備課~四下第7課:請到我的家鄉來

康軒二上第七課 給小朋友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