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六下 第10課 自己的小路☆
苗栗縣福星國小 張婷婷
做為六年國小國語課的最後一單元,成長與祝褔這一單元肩負了回顧小學六年的學習經驗及展望未來邁向廣闊學習的責任。這一單元由《自己的小路》與《祝賀你,孩子》二篇組成,圍繞成長的主軸,透過詩歌及記敘文認識表述方式之一:抒情。語言是有溫度的,是能乘載思想和感動的,老師可以怎麼做讓語言產生溫度?可以怎麼做讓學生將心中的情感用文字表達?答案是:將語文帶入學生的生活。這二篇課文正好能做為橋樑,回望過去以及展望未來,恰好是揮別國小邁向國中的註解,能激起學生未來的想像及關照對離別的情感。
讀文本
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詩歌,是一首對兒童夢想的讚歌,主要寫出每個孩子在自己的人生小路上,要帶著夢想和憧憬上路,與希望和友誼攜手奔向美好的明天。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追求。文體具有兩個特色:
1.文字精簡,情感豐富:本課詩歌是老師對畢業學生的鼓勵和期許,用精簡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情感。
2.善用修辭,耐人尋味:善用類疊的修辭技巧,以重複的句型吸引讀者,加強效果,文句讀起
來耐人尋味。
這首詩歌以形象活潑的語言為讀者勾勒追求理想、憧憬未來的美好願望。詩歌語言樸實,運用比喻、象徵的手法,給人愉快的感受。在學生寫作時能提供對未來的憧憬。
讀習作
習作的五個大題協助學生梳理對課文的理解,也便於掌握教學主軸。而第六大題雖做為閱讀測驗的練習,也不失為提供學生寫作時的情境引導。
延伸習作題目:寫給( )年後的自己
透過課文及習作二篇的閱讀,讓學生能產生對未來自己的想像,此篇寫作亦可做為畢業紀念班刊的項目,運用時空膠囊的概念,不失為一項讓學生彼此回憶及念想的一環。不論是三年後的自己,或是二十年後的自己,都會有所改變與不同,大致能分為身材/個性、家庭狀態、就學或就業狀態、經歷哪些事成為怎麼樣的人,以及對自己的祝福(展望或是期許都可以),並以書信的方式做第一人稱的敘寫,更增添對於未來藍圖的親近感,增加實現的可能。延續過往我的志向、我的夢想等寫作題目的精神,在這個時間點讓學生對自我能有更具體、明確與聚焦追尋方向,夢想不再只是想,而是具有實踐的可能。
如電影《紐約哈哈哈》所說:「You have to know where you are to get to where you want
to go.」你必須先知道你在哪,才能去到想去的地方。讓孩子運用六年所學思考自己在哪以及未來想去哪,這篇課文提供思考的契機,這樣扣回自身生活的寫作,就能引起學生將學到的表述方式用在自己身上,增進想練習的動力,不只學會語文,也能閱讀人生。下一篇預告:《祝福你,孩子》。
留言
張貼留言